聚焦衔接教育,双向赋能共成长聚焦衔接教育,双向赋能共成长 为全面贯彻各科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关于加强学段衔接要求,探索幼小衔接、小初衔接教育的有效途径,消除幼小、小初衔接的障碍和盲点,促进教师之间、学科之间的交流,提高教育教学水平,2024年12月3日,山东省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围绕幼小、小初衔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。 一年级语文组刘珊珊老师执教的《四季》亮点颇多,刘老师教态自然且极具亲和力,课堂氛围轻松愉悦,字词教学扎实有效,根据学生年龄小,注意力较难持久的特点运用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、记忆,为之后的学习筑牢根基。朗读教学加入表演环节,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将四季的特色鲜活展现,化抽象为具象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,让课堂充满活力,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、领略四季之美。 一年级数学组鹿文艺老师执教了《智慧广场——简单的重叠问题》一课,考虑到学生在幼儿园时动手操作课较多,把操作活动与小学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,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稳过渡的学习桥梁。针对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,鹿老师在教学中融入了手部操环节,巧妙地将活动与学习结合,既活跃了课堂气氛,又帮助学生调整状态,保持高效的学习节奏。游戏“猜猜我们有几人”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,更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一次有趣体验。加深了学生对重叠问题的理解的同时,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,激发了探索数学世界的浓厚兴趣。 五年级数学组薛超芸老师执教了《比的基本性质》,她以灵动的思维开启了知识探索之旅。薛老师从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入手,为学生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,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。课堂中薛老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,接着通过具体实例严谨验证猜想,最后巧妙应用猜想解决实际问题。薛老师带领学生在比的奇妙世界中畅游,在掌握知识的同时,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,激发了求知欲与探索精神。 五年级语文组李善老师执教了《父爱之舟》一课,课堂上李老师深入浅出、娓娓道来,将父爱浓情融于字里行间。同时李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,有针对性地、行之有效地与初中内容及学习方法相融合,充分体现了活动主旨,给学生和听课老师们展现了一堂精彩的小初衔接课例。 五年级体育组包华老师执教的《水平三跨越式跳高》一课,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,通过形式多样的跳高活动,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跳高方法,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,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。本节课充分体现了“健康第一”、“运动参与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”的理念,在课堂上侧重让学生自由尝试、大胆创新,利用学生的智慧和表现欲望,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,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,渗透了终生体育意识这一理念,同时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也有较好的提升。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,执教教师进行了教学反思,听课老师们积极撰写了评课单。 花开有时,衔接有度。本次“衔接教育”课例展示暨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聚焦学科素养 ,有效搭建了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平台,促进了老师们结伴融通 ,共谋提升。在课例示范及研讨交流的引领下,老师们共研共思,对幼小和小初衔接融合的方式与路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,深层次思考从知识、能力、方法上做到“真”衔接 、“深”衔 接的途径。在未来,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将继续加强幼小、小初各学科的交流合作,共同探索衔接教育的有效途径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