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空降快餐联系方式_大学生空降平台

 泰师附校 > 学校介绍

【特色学校】传承文化,滋养灵魂 | 泰安师范附属学校泰山文化系列课程侧记

萤火 2018-08-03 19:51:43
文章来源:《教育文摘周报》2018年第31期
      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,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。学校教育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        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(简称泰师附校)始建于1950年,位于泰山脚下,原名“泰安县烈士子女小学”,1957年改为现名。泰山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,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博大的胸怀滋养了齐鲁大地。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立足本地优势,以“泰山文化”浸润学生心灵,陶冶学生情操,积极探索文化育人之路,先后荣获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、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等多项殊荣。
▲ 校园一角
博物馆课程,感知文化
        山东泰山文化博物馆于2016年10月经山东省民政厅批准设立,坐落于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内,博物馆围绕着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泰山文化而建,将传承泰山文化和为国育人作为使命。博物馆建成后获批成为“泰山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“泰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”。学校充分利用这一珍贵的教育资源,与博物馆一起推进泰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共同培养“顶天立地的泰山人”。
        博物馆以传承泰山文化和育人为宗旨。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与中华文明史有着直接、间接的联系,每一件藏品都讲述着一段历史。博物馆分为16个基本展项,包括人类起源、帝王封禅、石刻敢当、本草精华、耕田绩麻等,是泰山文化的精致浓缩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,在听取讲解后,培养学生当泰山解说员,解读博物馆内各种泰山石背后的文明印记与奇妙文物故事,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泰山石文化,更将泰山文化传递给更多人。组织学生在博物馆内参观并体验石敢当拓片制作工艺,让学生获知拓片制作方法、石敢当艺术鉴赏要领及精神内涵,传播石敢当精神。另外,还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了石敢当公益舞台剧,在活动中了解石敢当,大力弘扬石敢当精神。
书画课程,触摸文化
       书画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,书法与绘画艺术以其特有的笔墨、线条表现形式和美学追求,淋漓尽致地显出其优美而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魅力,充分体现了古老而文明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,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精华的部分,是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哲学思想的直观体现,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、神形兼备、心物交融的中国文化精神。学校把泰山文化融入书画课程,积极推进书画特色教学发展,书画课程有了泰山文化的印记。学校组建了专门的书画课程教师队伍,不断拓展课程内容,增加书画课时,立足学校实际,开发了校本课程《泰山剪纸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,学校还注重特长生的培养,利用特色课堂对特长生进行辅导,引进社会教育资源以弥补学校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。教师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岱庙、经石峪等地方观摩名家碑帖、石刻,让泰山书画特色课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提高和延伸,真正从时间上、质量上保证了书画特长生的系统训练。

泰山非遗文化大讲堂-泰山水陆画
        学校书画教学效果显著,学生在书画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。2016年,有7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优秀卡通漫画与艺术设计竞赛中获特等奖,12人获一等奖、30人获二等奖、35人获优秀奖; 2017年,30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优秀卡通漫画与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,学校获优秀组织奖;2018年,6名学生在泰安市首届中小学生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,13人获二等奖,16人获三等奖,学校获优秀组织奖。
面塑课程,体验文化

        面塑,也叫面花、礼馍、花糕、捏面人。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,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,早已成为我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术的奇葩。它以小麦面粉、糯米面粉为主料,调成不同色彩,用手和简单工具,就可以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。
        在2007年,学校便先后开发了“泰山皮影”“泰山剪纸”等传统文化课程。2010年,为了提高教学水平,学校又专门派老师去济南学习何派面塑。学校将面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技术紧密结合,并与美术教学中的手工、泥塑、雕塑、儿童画等教学整合,开发了面塑校本课程,构建新型模式的综合实践面塑教学的特色之路。课程采用理论课、欣赏课、实践课相结合的模式,每学期共计课时为18学时。
        校本课程的开设需要专业化的师资。学校引进名家担任教师。面塑课程前期,由2007年何派入室弟子赵凡玉老师担任特色班教师,后期,由2011年何派入室弟子亓玉杰老师来教授三年级的面塑课程。亓老师从事教育事业16年,对小学面塑教育有着独到的研究和见解。亓玉杰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,扎实的教学与研究能力,为面塑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。
        面塑课程分为人文背景研究、民间艺术考察、面塑知识推荐、面塑制作四大类。教师搜集面塑历史背景和艺术发展的材料,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进行讲解,对人文背景作初步介绍,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。通过访问民间艺人,聆听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,了解民间文化的瑰宝,提升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品位,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国民族传统的美好情怀。在整体演示法的学习和制作过程中,经过捏、搓、揉、掀,用小工具灵巧地点、切、刻、划,顷刻之间,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,通过自评、互评与师生共评等各种灵活方式,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。学生在学习面塑过程中,丰厚了艺术底蕴,领略到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,激发了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。
课题研究,传承文化

        学校围绕“做顶天立地泰山人”的办学理念,以“童年有座山”和“梦回大汶口”课题研究为切入点,将泰山文化、大汶口文化的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。
        在“童年有座山”课题研究过程中,各班级都确定了自己的班级课题,主题或是景观,或是历史,或是物质文化,或是遗产,或是泰山精神。一二年级以教师主导的集体活动为主,比如集体诵读有关泰山的诗词,实地调查拍摄泰山的风光,口头表达活动中所见、所闻、所想。三年级的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可自由选择,在交流、培训中学会将自己的研究整理成文字或视频资料。四、五年级的学生则在学校提供的选题范围内自由选择一项研究,能自己去发现问题、探索解决。每个学生在本班级大课题之下又有自己的小课题,以大课题指引小课题,以小课题延伸大课题。班级课题与个人课题相辅相成,互相促进。同时,学校还在家委会的帮助下开展了泰山民俗、泰山茶艺的调查研究,开展了泰山豆腐、泰山煎饼的制作研究、我是泰山“小导游”的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促进班级大课题和学生小课题的研究。课题研究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调动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,学生的视野更开阔。在研究传统文化中,学生陶冶了情操,提升了品格。
        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,泰山文化像一颗明珠一样闪耀,而提到泰山文化就不得不去探究大汶口文明。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:“离开了大汶口文化,泰山、泰安就没有真正科学依据能称作‘大文物’与‘历史文化名城’。泰山不是秦始皇封禅出来的,是大汶口人最初把泰山尊为‘神山’,后来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物。”他建议:“泰安市、泰山、大汶口三位一体,做为一项‘大文物’的整体,必须要从大汶口和大汶口文化说起。”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在第三课堂实践中,学校开设了以“梦回大汶口”为主题的实践课程,通过参观研习大汶口文明遗址、制陶基地、汶口古镇、明石桥、汶口文明文献资料等方式,结合体验式学习的方法,让学生用情景再现汶口古文明的方式,重温远古先民的记忆,传习远古生存技艺,学会集体生活,进而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、合作能力、想象力、学习乐趣、获取新知识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些体验活动,让学生与中华文明、历史发生了链接,引发了情感共鸣,激发了学生弘扬中华文明的热情。
        课题研究,让学生走近泰山,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泰山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动力,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校的学生都能知泰山、画泰山、唱泰山、讲泰山,成为具有独特气质的泰山人,成为“能担当、肯进取、善合作、会包容”的具有强烈泰山印记的新时代少年。
        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,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。教育对文化有传承、发展与创新的功能,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将继续坚持泰山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探索,以实际行动弘扬泰山文化,传承中华文明。
撰稿:王小五 程军
回复
点我快速回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