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结果,谁之过
泰安师范附属学校 王书茵
前不久,听一位老师执教《我和祖父的园子》一课,有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注意。记录如下:
师:“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,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。”同学们,想一想,假如你就是倭瓜,你愿意爬到哪儿?
生1:我愿意爬上架。
师:为什么?
生1:我想让人方便把我摘下来吃掉。
师:你真是善解人意的倭瓜。
生2:我愿意爬上墙,爬到邻居家,让邻居方便吃我。
生3:我愿意爬到地上,这样人们吃我就更方便了。
师:大家都很有爱心。还有别的不同的想法吗?
生4:我愿意爬到我朋友家的窗户上,从窗户再爬到我朋友的床上。
师:为什么?
生4:因为我想砸到他的脸上。
(全班哄堂大笑。)
师:那你的朋友肯定会还击,说不定会把你从窗户里扔出去。
生4:那我砸一下就快速缩回去。
(全班又一次哄堂大笑。)
师:你以为你是弹簧啊!
在长约5分钟的时间里,老师创设情境,试图让学生展开想象,以倭瓜的身份,体会作者描写的园子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:一切都是自由自在,一切都是无拘无束的,进而体会“愿意怎样就怎样”这种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。课堂的实际教学结果怎样呢?很明显,学生既没有体会到园子里植物的生机勃勃,更没有学会这种特殊句式。他们的回答严重偏离了文本的原意,严重偏离了教师预设的目标,甚至出现了混乱、难以收拾的局面。
原因何在?是学生基础太差,思维品质不好?是遇到了调皮的学生故意在课堂上捣乱?笔者认为,造成这一后果,主要是老师的问题。
第一,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够准确,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学生思维的方向迷失。假如教师的问题是“同学们,假如你就是倭瓜,你想爬到哪儿?”是可以的,学生们可能会展开想象,倭瓜愿意爬上架、爬上墙、爬上窗户、爬上屋顶……教师只需要肯定地回答:“没问题,那你就爬上架、爬上墙、爬上窗户、爬上屋顶……你愿意怎样就怎样,生活在这个园子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?”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了“愿意怎样就怎样”的感觉就是自由自在。但坏就坏在,老师又追问了一句:“为什么?”这下可热闹了。没有思想准备的学生只好为这个选择编一个理由了。学生思考的重点开始悄悄地由“愿意爬到哪里”向“为什么愿意爬到这里”发生转变。
第二,教师的评价和引导有问题,进一步导致了情况的恶化。当第一个学生说到“爬上架可以让人摘得方便”,这个学生已经不是站到倭瓜的角度来想象的了,教师没有及时修正学生的思维偏差,而是表扬了该学生的善解人意。在老师这一评价之下,接下来的学生都沿着第一位同学的思路,继续说“爬到邻居家”“爬到地上”,以便让人摘得更方便。老师再次评价学生很有爱心。至此,学生的思维越走越偏,都去思考怎么去为人着想,怎么去为人奉献。教师意识到学生的回答距离自己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,因此试图打开学生的思路,不要再说奉献了,因此提问“还有别的不同的想法吗?”由于学生已经离开了文本所描述的情境,想象成了无源之水,所以大多数学生没有想法也不再举手,这时就出现了一个爱哗众取宠的学生,说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想法“我愿意爬到我朋友的床上,砸他的脸”,导致全班哄堂大笑。教师意识到这是明显错误的想法,试图挽回,但为时已晚,课堂最终出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。
其实,这样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并不鲜见,教师的问题设计、对学生的评价不当,最终导致课堂气氛异化、课堂效果不佳、教学目标不能如期达成。因此,教师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,提出的问题要表述准确、指向明确,能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展开阅读、思考、讨论;课堂上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维朝向,通过恰当的评价语言,进行引导,发现问题及时纠偏,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