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空降快餐联系方式_大学生空降平台
泰师附校 >
体卫艺科
泰师附校开展全国“爱耳日”宣传教育材料
课程管理处
2016-03-01 11:47:25
759
电脑页面
泰师附校开展全国“爱耳日”宣传教育材料
2016
年
3
月
3
日
是第
17
次全国“爱耳日”,也是第
4
次“国际爱耳日”,泰安市体卫艺教研室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“爱耳日”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,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“爱耳日”的活动。请全体学生认真阅读以下内容,关注听力健康。
一、宣传主题
关注儿童听力健康
二、宣传重点
1.
大力宣传儿童听力障碍预防、发现、治疗及全面康复的相关知识,不断提高全体师生对爱耳、护耳意识;
2.
宣传健康用耳习惯,减少在噪音环境中的暴露时间
;
3.
宣传儿童健康听力的重要性,全面营造关爱、帮助听力障碍儿童康复的社会氛围。
三、宣传口号
——关注儿童听力健康;
——切实保障听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;
——积极落实“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康复”听力语言康复三原则;
——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;
——提高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意识,确保儿童听力健康。
四、宣传材料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听力残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,青少年听力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人口的健康状况,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听觉器官对各种不良刺激十分敏感而易于受到伤害。耳聋一旦发生,对青少年最大的伤害是影响语言发育,其次是造成智力发育迟缓,长大后难以融入主流社会为了预防耳病的发生从而保持正常的听力,应该重视青少年时期的听力卫生和保健,养成良好的爱耳护耳习惯。
(一)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?
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。耳朵分外耳、中耳、内耳。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,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并有一定程度的放大。鼓膜将外耳与中耳分开,中耳腔内由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,可以将声波振动传导到内耳。中耳腔与口腔有一个连通管道,叫做耳咽管,可保证中耳腔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,鼓膜保持在较松弛的状态。内耳中有一个形状类似蜗牛的结构,称为耳蜗。声波振动驱动耳蜗中的液体振动,耳蜗中的毛细胞上的纤毛偏折,产生神经冲动,并由听神经向大脑皮层传导。
(二)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儿童的听力问题?
1.
遗传因素及不明原因
“导致儿童耳聋的原因很多,不过,从临床筛查和诊断上看,遗传因素及不明原因占
50%
。”专家说,刚出生的孩子双耳神经性耳聋,可能与先天性遗传有关,比如父母是近亲、父母或家族中有人携带耳聋基因等。
许多人认为,遗传因素不可预知、不可避免。实际上,孩子是否有耳聋基因,可以在怀孕后
15
周左右检测出来。
2.
母亲怀孕时得流感
据专家介绍,母亲在怀孕时的许多疾病都是导致儿童耳聋的“罪魁祸首”。比如,感染巨细胞病毒、风疹、弓形虫、梅毒等,甚至流感都可能会让孩子出生后与声音无缘。孩子出生之后,感染脑膜炎,腮腺炎等,也会引起耳聋。
3.
滥用抗生素
孩子感冒发烧,父母常给孩子吃上一片消炎药。但是,不少抗生素类药也是耳毒性药物,使用后也可能造成听力损失。
专家提到,一些常用的耳毒性药物,如链霉素、庆大霉素,许多人都已经认清它们的“真面目”,但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,如小诺霉素、洁霉素,尤其是人们常用的红霉素、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也属于此类药物,更应该引起注意。
4.
外伤、噪音等外因
家长愤怒的大巴掌、巨大的鞭炮爆炸声、游泳时耳朵撞击水面,都可能造成鼓膜破裂、穿孔,造成听力减退,甚至耳聋。
另外,长时间处于高声噪音之下,如电视、立体音响等,也会给孩子带来听力损伤,导致听力逐渐减退。
(三)青少年怎样养成良好的爱耳护耳习惯
1.
避免噪声伤害,尽量少用耳塞听音乐、英语或接听手机,并避免长时间上网。近年来导致听力障碍的疾病已经发生了变化。原来的感染性耳聋在
50-60
年代是听力致残的主要病因,现在噪声则成为了现代社会影响人们听力的主要杀手。自然界中的声音达到一定强度如几分贝人耳便可感受到,再增强到数十倍,听了清晰悦耳,人会感到舒服,进一步增强到上百倍,声音变得刺耳,就会感到不能耐受,医学上称“听觉不适响度”,长期高分贝声音刺激会引起听力受损。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不健康的时尚——许多青少年不分昼夜的戴耳机听随身听、CD、MP3,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,喜欢到音响很高的舞厅或酒吧玩耍。有些青少年为了突击英语听力,一天到晚不间歇地戴着耳机练习。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对多名年龄介于
6
至
19
岁的儿童与青少年长达
8
年的研究发现
,
有
12.5%
的人听力检查发现有噪音性听觉阈改变。而这些由于“随身听”、“蹦迪”、放鞭炮等造成听力下降或耳聋的患者,经过治疗后,虽有好转,但大都不能彻底恢复。针对这种噪音性耳聋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,建议青少年在“享受”现代高科技的同时不能忽视耳朵的健康,使用耳机听
CD
、
MD
、
MP3
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,使用耳机的时间每次不超过一个小时,如果持续使用耳机,应该每隔半小时拿掉耳机,让耳朵适当休息一下。青少年应少光顾电动游乐场、溜冰场、
KTV
、迪厅和酒吧等噪声环境。远离“蹦迪”、放爆竹等超高分贝的场所;尽量减少暴露在噪声环境的时间。
2.
避免外伤损害。最主要的就是纠正不良的挖耳习惯。耳垢称为耵聍,是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。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,一般少量屑状耵聍,可以随运动时的振动和下颌运动时自行排除,不需特别清理,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。但有不少青少年经常喜欢用发夹、火柴梗、棉花棒等物挖耳,这种不良习惯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,把细菌带入外耳道,引起发炎,如果造成鼓膜穿孔,易引起感染,患中耳炎,就会影响听力,有时掌握不住深浅,或无意被旁人碰撞,以致戳进中耳和内耳,致使耳聋,不仅痛苦而且难治。因此为了保护耳朵及听力,必须要纠正不良的挖耳习惯,如果有的人耳朵里经常痒,可用
75
℅乙醇或
3
℅硼酸乙醇浸在棉花上涂擦,不但止痒还能杀菌,可预防耳道感染,如分泌旺盛致耵聍栓塞者,则必须到医院请专科医生用专门工具予以清除。除了纠正不良的挖耳习惯外,还应注意不要将一些细小物品如豆类、小珠子等塞入耳内,以免造成外耳道粘膜损伤、感染。另外,青少年之间打闹、逗趣时,要小心避免碰伤耳道,引起感染,从而使听力下降。避免头部受到外伤,否则容易波及到内耳,严重的会使耳膜破裂,影响听力。参加跳水等运动时,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;遇到燃放鞭炮,应距现场
3
米
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;乘飞机时,要注意反复做吞咽动作,以调节中耳内外气压变化,减少气压损伤。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保护耳朵,避免外伤性耳聋的发生。
3.
避免游泳性耳炎。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体育运动,不但可以加强心肺功能增强体质,还具有减肥护肤的功效。不少青少年喜欢游泳,游泳后耳道进水时,有的青少年喜欢自己用手或棉花棒乱掏,这样做非常危险,因为这样会损伤外耳道壁、鼓膜,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的发生,严重时损伤听力。正确的方法是千万不要私自乱掏,游泳上岸后,将头偏向一侧,用手向后上方牵拉耳廓,并单腿跳跃,可使耳内的水流出来。后用清洁的医用棉花轻轻地擦干耳道,耳道皮肤被水浸泡过久或擦耳时受伤,则常可产生疖肿,如果耳朵进水自己无法处理时,应及早就诊。水呛入鼻腔,进入耳内,也可引发中耳炎,一旦鼻腔进了水,正确的擤鼻排水法是手指紧压一侧鼻孔,另一侧鼻孔缓缓擤出水液,左右反复3-4次,注意不要用力过猛,以免引发中耳炎及鼻窦炎。慢性中耳炎、鼓膜穿孔或正在流脓者,均不宜游泳。为了避免进水可以在游泳时戴耳塞预防,头部仰起,高于水面。游泳不要深潜水,一是深水会对鼓膜有压力,二是易引起眩晕,造成危险。另外洗头或沐浴时,也可用棉花球塞耳,防止污水流入耳道。
4.
耳毒性药物的使用要慎之又慎。许多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于使用耳毒性药物导致的,这类药物能损伤耳蜗,导致耳聋,因此家长和青少年要有自我保健意识,要了解耳毒性药物的知识,采取对自己负责的态度,多请教有经验的医务人员,病情不需要者不轻易使用,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,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。前已述及,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,因此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。有的耳毒药物联合应用时有加强作用,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,必要时可选用毒性最小的药物。治疗慢性疾病必须长期应用时,应进行药敏试验,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性用药,以提高药物的疗效,减少不必要的用药。家族中有耳毒药物过敏史者也应当慎用以上药物。用后要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疗程,及时停药,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早期毒副作用的表现。应用耳毒性药物的同时适当给以维生素类药物,以及一些生物制品,如氨基酸类等,在预防和治疗这类药物中毒过程中有一定作用。
5.
注意鼻腔保健。鼻子和中耳鼓室是互相沟通的,咽鼓管正是沟通鼓室与鼻咽腔的唯一通气管道,也是鼓室的大门。咽鼓管一般总是处于闭和状态,这样可以保证鼻咽部液体不致倒流入耳内,人只有在打哈欠、做吞咽动作或用力擤鼻鼓气时,开放一下,如果不注意鼻腔保健或擤鼻方法不对,鼻咽部液体就会倒流入耳内,导致中耳炎,甚至鼓膜穿孔,影响听力,所以要训练正确的擤鼻法,切忌捏紧双鼻用力太猛,以不使耳朵内突然发响,以及突然感觉发堵为原则,必要时可使用滴鼻药水。同时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,以及慢性鼻炎、鼻窦炎、慢性扁桃体炎等,以减少中耳感染的机会。如有耳部不适,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。
6.
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保持乐观的心态,适当运动以缓解压力,避免长期精神紧张,有劳有逸,调整生活节奏,预防突发性耳聋。该病常常与精神紧张、劳累、过度疲劳、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,如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、收缩,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,发生微循环障碍,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,导致突发性耳聋。许多青少年在考试期间容易发生,如果出现耳鸣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应到专科医院及时就诊。
7.
积极预防和治疗可以导致耳聋的其他系统的疾病,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流行性腮腺炎及麻疹等。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,积极防治各种急性传染病。
8.
耳廓在头部两侧,外面被覆着较薄的皮肤,内为软骨组织,其血管表浅,并缺乏皮下脂肪组织的保护,遇冷时,血管收缩,容易导致局部缺血、缺氧,甚至可发生坏死,因此在冬天,尤其是过冷天气时,应戴上棉质或毛质的耳罩保护。另外有些爱美的女孩喜欢戴各种饰物,穿耳洞戴耳环十分普遍,一定要严防感染。
9.
平时可以经常做些耳部的按摩,如按摩耳廓、捏耳垂、揉风池穴等,或将两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迅速抽出,以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,使耳膜维持在正常的状态。
(四)早期发现、早期配戴助听器、早期训练的重要
婴儿在一岁以前,能否清楚地听见周围的声音,对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。早在说出第一句话之前,婴儿已不断地在分析所听到的语言。对儿童的听力问题早期发现、早期配戴助听器、早期训练是聋儿康复的重要原则。在婴儿刚出生还未出院时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(包括耳声发射、声阻抗测试等),高危新生儿定期复查听力,对于早期发现聋幼儿有重要意义。给聋儿及早选配助听器并进行康复训练,十分重要。从出生到五岁,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时刻。错过了这个时期,康复训练往往会事倍功半。许多家长不愿接受“感音神经性聋不是用医药可以医治”这一事实而四处求医却不去选配助听器,延误了孩子康复的最佳时机而最终后悔不已。
康复训练的五要素:听觉训练重“
\'
听”,发音训练突出“练”,语言训练注意“活”,增进交往反复“用”,要求家长善于“教”。
听力康复手段
1.
配戴助听器等声音放大系统
将聋儿听不见的声音放大,帮助他们听见并学习语言。对先天耳聋的幼儿,可使用振触觉助听器,帮助他们建立声音的概念。
2.
实施人工耳蜗手术
对于双耳听力损失大于
90
分贝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儿,可考虑在患儿耳蜗内埋植人工耳蜗假体,替代耳蜗的功能,完成对声音信号的感知、分析和处理。
3.
辅助性听觉装置
如无线调频系统
(FM System)
、直接受话器
(Direct Talker)
等,能直接从讲者口边接收及放大声音,降低环境噪声的干扰,特别适用于一对一的教学及课堂教学。
4.
听觉训练
教会严重听力损失的儿童,利用残余听力来分辨不同的声音及言语。
5.
言语治疗、唇读
言语治疗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发音方法,包括声带的振动、气息的控制、舌头的位置、唇齿的运动等。唇读是学习语言的辅助方法,在不足以充分补偿听力的情况下,教会儿童注意唇部的动作,来辨别声音。
耳朵像眼睛一样是人体与外界保持联系最重要的门户,听觉是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重要途径,听觉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。只要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爱护保护耳朵,养成良好的爱耳护耳习惯,就能远离耳疾,保持正常的听力,健康快乐得成长。
泰师附校课程管理处
2016
年
3
月
1
日
评分
共
条评分
回复
点我快速回复!
综合区《奇妙“梯”验》
帖子
版块
帖子
取消